防水工程按其構造做法分為結構自防水和柔性防水兩大類 。結構防水,主要是依靠結構構件材料自身的密實性及其某些構造措施(坡度、埋設止水帶等),使結構構件起到防水作用。
柔性防水,是在結構主體的迎水面或背水面以及接縫處,附加防水材料做成防水層,以起到防水作用,如卷材防水、涂料防水、剛性材料防水層防水等。
1、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層,嚴禁在雨天、雪天和五級風及其以上時施工。
雨天施工會使基層含水率增大,導致防水層粘結不牢;氣溫過低時鋪貼卷材,易出現開卷時卷材發(fā)硬、脆裂,嚴重影響防水層質量;低溫涂刷涂料,涂層易受凍且不成膜;五級風以上進行防水層施工操作,難以確保防水層質量和人身安全。
雨天施工會使基層含水率增大,導致防水層粘結不牢.氣溫過低時鋪貼卷材,易出現開卷時卷材發(fā)硬、脆裂,嚴重影響防水層質量
2、防水混凝土的變形縫、施工縫、后澆帶、穿墻管道、埋設件等設置和構造,均需符合設計要求,嚴禁有滲漏。
3、砼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,每工作班至少檢查兩次。
4、連續(xù)澆筑砼每500m3應留一組抗?jié)B試件(一組為6個抗?jié)B試件),且每項工程不得少于兩組。采用預拌砼的抗?jié)B試件,留置組數應視結構規(guī)模和要求而定。
5、水泥砂漿防水層表面應密實、平整,不得有裂紋、起砂、麻面等缺陷;陰陽角應做成園弧形。
6、防水砼結構的變形縫、施工縫、后澆帶等細部構造,應采用止水帶、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和接縫密封材料。
7、變形縫構造圖(一)
8、變形縫構造圖(二)
9、變形縫構造圖(三)
10、變形縫構造圖(四)
11、變形縫構造要求
1)、止水帶寬度和材質的物理性能均應符合設計要求,且無裂縫和氣泡;接頭應采用熱接,不得疊接,接縫平整、牢固,不得有裂口和脫膠現象;
2)、中埋式止水帶中心線應和變形縫中心線重合,止水帶不得穿孔或用鐵釘固定;
3)、變形縫設置中埋式止水帶時,砼澆筑前應校正止水帶位置,表面清理干凈,止水帶損壞處應修補;頂、底板止水帶的下側砼應振搗密實,邊墻止水外側砼應均勻,保持止水帶位置正確、平整無卷曲現象。
4)、水平施工縫澆筑砼前,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,鋪水泥砂漿或涂刷砼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砼;
5)、垂直施工縫澆筑砼前,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,涂刷砼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砼;
6)、施工縫采用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時,應將止水條牢固地安裝在縫表面預留槽內;
12、墻體留置施工縫時,一般應留在受剪力或彎矩較小處,水平施工縫應高出底板300mm處;拱(板)墻結合的水平施工縫,宜留在拱(板)墻接縫線以下0~300mm處。
施工縫處采用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時,一是應采取表面涂緩膨脹劑措施,防止由于降雨或施工用水等使止水條過早膨脹;二是應將止水條牢固地安裝有縫表面預留槽內。
水平施工縫應高出底板300mm處
13、防水后澆帶施工
1)、后澆帶應在其兩側砼齡期達到42d后再施工;
2)、后澆帶應采用補償收縮砼,其強度等級不得低于兩側砼;
3)、后澆帶砼養(yǎng)護時間不得少于28d。
14、后澆帶構造圖(一)
15、后澆帶構造圖(二)
16、穿墻管道的防水施工
1)、穿墻管止水環(huán)與主管或翼環(huán)與套管應連續(xù)滿焊,并做好防腐處理;
2)、穿墻管處防水層施工前,應將套管內表面清理干凈;
3)、套管內的管道安裝完畢后,應在兩管間嵌入內襯填料,端部用密封材料填縫。柔性穿墻時,穿墻內側應用法蘭壓緊;
17、埋設件的防水施工
1)、埋設件端部或預留孔(槽)底部的砼厚度不得小于200mm;當厚度小于250mm時,必須局部加厚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;
2)、預留地坑、孔洞、溝槽內的防水層,應與孔(槽)外的結構防水層保持連續(xù);
3)、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須穿過砼結構時螺栓或套管應滿焊止水環(huán)或翼環(huán);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頭做法,折模后應采用加強防水措施將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實。
埋設件端部或預留孔(槽)底部的砼厚度不得小于200mm
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須穿過砼結構時螺栓或套管應滿焊止水環(huán)或翼環(huán)
18、地下室頂板在室外地坪之下
卷材防水搭接寬度
基層陰陽角應做成圓弧或45°坡角,其尺寸應根據卷材品種確定;在轉角處、變形縫、施工縫,穿墻管等部位應鋪貼卷材加強層,加強層寬度宜為300mm~500mm。
19、卷材接縫
鋪貼雙層卷材時,上下兩層和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應錯開1/3~1/2幅寬,且兩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。(單層卷材鋪貼時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也應錯開1/3~1/2幅寬)
20、建筑屋面防水構造
1)、卷材防水——改性瀝青卷材、高分子化合物卷材
2)、剛性材料防水——防水砂漿和防水細石混凝土
3)、涂膜防水 ——水泥基涂料、合成高分子涂料、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、瀝青基防水涂料等
21、卷材防水屋面女兒墻檐口構造
22、分倉縫作用及構造
用來找坡和找平的輕混凝土和水泥砂漿都是剛性材料,在變形應力的作用下,如果不經處理,不可避免地都會出現裂縫,尤其是會出現在變形的敏感部位。這樣容易造成粘貼在上面的防水卷材的破裂。所以應當在屋面板的支座處、板縫間和屋面檐口附近這些變形敏感的部位,預先將用剛性材料所做的構造層次作人為的分割,即預留分倉縫。即便屋面的構成為現澆整體式的鋼筋混凝土,也應在距離檐口500mm的范圍內,以及屋面縱橫不超過6000mm×6000mm的間距內,作預留分倉縫的處理。分倉縫寬約10~30mm,中間應用柔性材料及建筑密封膏嵌縫
找平層宜設分格縫,并嵌填密封材料。
23、防水卷材收頭做法
24、卷材收口做法
25、屋面有突出物處防水做法
26、剛性防水屋面挑檐檐口節(jié)點
27、種植屋面做法